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蓝鲸网 2022-08-16 450 10

复旦教授张军:目前最紧要的是给经济松绑

4618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4648.xyz

*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60s要点速读:

1.我们现在经济最紧要的是松绑。我们是市场经济,但这个市场经济还不是那么成熟,还不够发达。但是我们搞了40年,我们都知道经济需要在一个市场里面去运行,每个市场主体有自己的想法他就可以去做。

2.如果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延迟就业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无论是出国还是在本校读更高的学位,这都是一笔投资,你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了,将来在就业的时候,起点也会更高一些。

3.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讲,你也不能说每一笔贷款都能拿回来,否则就不叫金融了,你的贷款放出去也有拿不回来的时候,有什么关系呢?关键的问题是商业银行要有商业原则,你要按照商业的原则来,不能过分地追求安全。金融不就是要发现价值吗?

正文:

今年二季度的经济状况可能是全年最不好的一个季度,三月以来多地疫情反弹,上海三月中旬出现疫情,到三月底采取了封城措施,并持续了七个礼拜。这不仅对上海,对长三角和整个中国经济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应该是全年最低的。二季度经济增长两到三个点的概率比较大。

就业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确很严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确实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冲击,尤其疫情的冲击。据我观察,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发生了改变。过去我问学生,他们都希望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但现在确实出现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急于马上找到工作。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慢就业”,就是不是那么着急。另外,他们可能在自己心仪的就业岗位上,暂时拿不到offer,尤其在今年。过去我们有很多学生手上可以拿好几个offer,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

名校学生的情况相对要好很多,尤其是经济、管理、金融专业的学生,他们相对来说机会更多一些。但他们意向的一些就业岗位,在现在经济比较吃紧的情况下,也不见得能够很容易地拿到offer。他们需要把自己的预期调低,包括对于薪水的预期。

但我们也看到,现在就业渠道确实是多样化的。过去,像我所在的复旦经济学院,过去十年里,学生出国的比例在逐步下降。大多数学生都优先考虑在上海或者南方的工作机会。可是这几年我感受到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在发生,一些学生升学,进一步深造更高学位的机会相对十年前更多。所以现在我们也开始吸纳更多的优秀学生留在本校读专业硕士或者是博士,这本身也提供了缓解就业压力的机会。

上海两个月的封城,经济受到了影响,上海本地的就业机会也会明显吃紧。上海的高校又比较多,这些高校毕业生也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他们现在的工作签约率不像往年那么高,可能全国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高校开始为自己的学生提供一些过渡性的就业机会。比如学校里有大量的实验室,有的是国家级的实验室,他可以通过市场化的用工方式,释放一些岗位,在市场上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在校内就业。

前几天我们召开了一个全校会议,各个院的院长书记大家都参加,讨论怎样更多地提供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在今年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里面,找到就业岗位。

如果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延迟就业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无论是出国还是在本校读更高的学位,这都是一笔投资,你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了,将来在就业的时候,起点也会更高一些。

在市场不太好的情况下,与其去找一份不满意的工作,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就暂缓就业,用这个时间武装自己,去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是双学位,或者是更高学位,或者借这个机会到国外某一个大学读一个MMS,也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从长远来讲,相当于对自己的一个投资,为的是将来在就业市场上有更好的选择,能够把握住更好的机会。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学生的家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去支持他出国或者继续读一个专业硕士的学位,因为确实是一笔比较高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暂时找不到很好的工作,那他可能会更看重眼前的工作。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对时间的折现率不同,有些学生更看重当前,有些学生眼光看得更远,这个受他的家庭、预算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的。

我们现在的城市调查失业率是6%左右,正常情况下我们也有5%左右的失业率。在这6%里面,不同的年龄段中,年轻人的失业率相对会偏高一点,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年轻人的就业意愿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现在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毕业生,在大城市里不想就业的还是比较多的。那他们干吗呢?他们想自己创业,或者他们希望到一些,用我们的话讲是那些非正规的部门就业。所谓非正规的部门,可能是他的朋友或者同学搞了一个公司,请他去帮忙,或者他跟着跑、跟着做,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这样相对比较自由,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

年轻人有很多想法,他愿意度假,为了看一场球赛,他甚至可以飞到另外一个国家。可能很多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愿意让自己的时间由自己来支配,而不是受制于工作岗位,这样会导致很多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降低去正规部门就业的意愿。

二是上千万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率现在也是下来的,这也对应了年轻人失业率的问题。年轻人失业率高确实是个问题,但也不能夸大。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跟父母辈有较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对就业状况或者失业状况的统计比较高,是需要我们重视,但实际上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它是有原因的。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发展,以及人均GDP水平不断地提高,将来到了人均GDP3万美金的时候,可能大城市里不愿意就业的人还会更多。他可能是在一段时间里不愿意就业,或者在一段时间里选择更灵活的就业方式,或者他自己去创业。所以现在两位数的失业率其实并不高,在发达国家普遍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日本也是这样,我想这恐怕是一个苗头,也是一个趋势。

当然在中国,我们毕竟还有大量从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以及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他们的就业意愿是比较强烈的。中国正好处在一个大的社会转型的时期,城市里面的富裕家庭或者说家庭背景相对优越的家庭,年轻人可能对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念会有一个非常颠覆性的反应。但是我们依然有大规模的年轻劳动力在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不断地进入就业市场,这两种情况是并存的。

从将来趋势来看,如果你看发达国家今年的情况,同时也考虑到中国发达地区的一些情况,现在的失业率是按照我们给定的一个就业概念去定义和统计的,将来“就业”这个词我们怎么去定义它,也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就业正在变得越来越灵活,就业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正规的就业部门、正规的岗位,将来在我们整个就业当中的占比会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失业统计,意义就不大了。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个就业市场跟传统的就业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今天我们有很多年轻人是在平台就业的,在平台就业跟传统的在公司就业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他很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将来重要的是就业,而不是失业。重要的是我们对就业要有一个新的定义,我们要去找一个更好的词,能够去定义我们现在在就业市场和就业观念上所发生的改变。将来就业的含义就不一样了,当然这讲的是未来的情况,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发生了,我们从传统的就业观念,现在在朝未来的就业观念在转变,这个是非常颠覆性的,而且这个东西的改变,会影响经济的很多方面,包括宏观经济的政策,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

随着未来发展的趋势,我想社保并不一定跟着你的岗位来,未来发展的趋势现在我们很难预料,但是我想这个大趋势应该是这样子。你可以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是你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候,社保还可以接起来,这样也没关系,所以将来的社保也会非常灵活。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原来的社保整个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你要在正规部门就业才有社保,将来这些都没关系了。将来整个社会保障不是跟你的就业有关系,你是中国公民就有社会保障。所以我想将来的情况跟现在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不必去纠结这18%的失业率,如果是在20年前18%的失业率,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但今天我相信这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我们是要关注,但它毕竟是在一个今天年轻人,特别是城市里面的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而且灵活就业在很多行业已经相当普及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我觉得这18%就没那么可怕了。他可以在劳动力市场和非劳动力市场之间来回游动,我高兴了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不高兴了就退出,我就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但是我也在做事情,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但是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概念。

关于发消费券或者发现金,其实在2020疫情里,当时也讨论到底要不要发消费券,或者要不要给家庭发现金。后来政府没有采纳这样的建议,总体上我们还是对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实施了财政上面的纾困,所谓纾困包含很多内容,我一直觉得纾困的这些政策制定得越细,越从中小微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要享受到这个政策带来的好处可能性就越小。为什么?就是因为太繁琐了,可能为了拿到几千块钱,你要花很多精力去填表,还要跑很多部门。

可能在经济学家里面也有人很支持,也有人反对,也有人觉得发得少了也没意思,你看人家香港发了5000港币,我们也需要有足够的金额。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但发跟不发对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证据来说服自己。给大家发现金发钱的做法,本身是有很大的成本,但对整个经济的状况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我看不出这当中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至少我没有看到非常有效的一种实验。

我们现在经济最紧要的是松绑。我们是市场经济,但这个市场经济还不是那么成熟,还不够发达。但是我们搞了40年,我们都知道经济需要在一个市场里面去运行,每个市场主体有自己的想法他就可以自己去做。

但是我感觉,现在无论是我们的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现在整个市场是不宽松的,无论是金融还是其他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市场经济的环境要特别简单,而且可预期,我认为这个最重要。

中国现在缺的就是这个,我们有企业家,我们有很多人愿意创业,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有那么多人有想法,可是这当中有多少人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他的财富?很难的。我们要相信市场的修复能力,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虽然他们面临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市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环境比较宽松。

经济当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它自己的变动规律的,可能在这个阶段上杠杆率高了,过一段时间这个杠杆率也可能会慢慢地下来。这时候杠杆率高,可能正好是处在大家都在通过银行的贷款去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时候,等到投资形成了产能形成资本以后,那它就开始有回报了,所以也不见得说就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我们可能需要让这个经济,让子弹飞一会儿,市场经济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其实都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我们要相信市场经济,因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分摊这个风险的机制。很多风险并不见得都是坏事情,甚至在一定的时点上爆发了一些局部的危机,经济上的或者金融上的危机,其实并不都是系统性的,它本身有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是市场机制的一部分,它本能的就是这样子。

有些企业进来了,有些企业淘汰了,我觉得没关系。你要相信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会越来越丰富,它提供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所以也不要担心一个企业被淘汰了,就会制造社会问题,其实也不是这样的。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讲,你也不能说每一笔贷款都能拿回来,否则就不叫金融了,你的贷款放出去也有拿不回来的时候,有什么关系呢?关键的问题是商业银行要有商业原则,你要按照商业的原则来,不能过分地追求安全。金融不就是要发现价值吗?

我们要有长期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也是符合我们国家长期的发展目标。我们国家有很长远的发展目标,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有这么长远的目标,我们的政策应该也坚持长期主义。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蓝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蓝鲸网 X1.0

微信扫描